范姜老屋群簡介
客家古厝的時光膠囊一座被時間溫柔收藏的老村落──范姜老屋群,這裡不僅是新屋人的驕傲,更是臺灣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九號老屋,即范姜祖堂,被列為市定古蹟,象徵著百年家族的榮光與傳承。屋頂上的燕尾設計,莊嚴而罕見,顯示此地曾獲皇帝冊封,可謂臺灣少見的建築。「范姜」不只是姓氏,更是一段動人故事「范姜」這個臺灣特有的複姓,源自廣東惠州。范文質與哥哥隨母改嫁至姜家後,為報答繼父恩情,決定合姓為「范姜」。這段深情的姓氏演變,不僅凝聚了血脈的溫度,也讓所有范姜後代皆以此為榮。從新屋區發跡的他們,將祖先的精神帶向全台各地。老屋風貌,客家風格的真實呈現范姜老屋群由一、二、三、六、九號老屋組成,建築多為三合院式格局,外有紅磚圍牆環繞,構成口字形空間。其間細節處處可見客家工藝的質樸與巧思。九號祖堂的堂號為「陶渭」,分別代表范氏與姜氏始祖,寓意兩姓融合的精神象徵。屋內懸掛的「陶釣家聲」匾額,更寄託著對祖先的敬仰與對子孫的期許。祖堂祭祀,連結家族的精神軸線客家人對祖先有深厚的敬意,范姜家族每年農曆四月與八月舉辦春秋兩祭,邀請宗親返家敬祖、燒香報平安。無論是清明、元宵、冬至或新年,祖堂都是族人凝聚的核心。不只是儀式,更是一場跨越時代的心靈對話。修復活化,讓古蹟走進現代生活2021 年,左橫屋群完成修復,以「橫屋點點」為主題,開創六大文化活化空間:八音學堂、朗讀光陰、習藝教室、小藝廊、文化茶屋與生活書屋。八音學堂讓大家體驗傳統廟會樂器,小藝廊展出藝術家范姜明華的油畫,將皮影戲主題轉化為鮮活畫面。茶屋與書屋則營造出閱讀與品茗的新文青場景,讓旅人能以更輕鬆的方式貼近老屋,感受傳統與創新的交織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