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老街簡介
石碇老街是石碇地區最早發展的區域,是淡蘭古道上的重要聚落,崩山溪、烏塗溪在此匯流為景美溪。石碇老街以萬壽橋(北47線)劃分成東、西兩街,西街發展較早,以染布、茶葉買賣集散地聞名;東街在煤礦產業興起後快速發展,繁榮程度後來居上。特殊的吊腳樓建築以及不見天街,是老街上的必訪之處。懸於河床上的吊腳樓石碇東街是目前全臺灣碩果僅存的不見天街,石碇的老房子多採用當地溪石建蓋而成,因應崩山溪畔狹小的腹地,發展出吊腳樓建築,房屋懸空在河床上方,僅靠柱子支撐,靠溪側的房間作為廚房、靠山側為客廳,中間通道則做為行人通道與商店街,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淡蘭古道南路的重鎮石碇老街曾是淡蘭古道南路的重鎮,串起坪林與文山之間的茶香之路,成為貨運的集散中心,繁華一時。今日石碇老街的商店多集中於東街的不見天街,有飄香百年的豆腐店、石碇包種茶、豆腐冰、手工麻糬等店家,街底的百年老鐵舖,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則為老街增添一份古樸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