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桃園景點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入口 (圖片來源 :客家事務局)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入口 (圖片來源 :客家事務局)

沉浸國寶文學家-鍾肇政寫作多部經典鉅作的孕育之地,再走訪臨近的龍元宮、龍潭市場、龍潭大池,原來龍潭的文學味比你想得還濃。

地址:桃園市325龍潭區東龍路196號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簡介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成立歷程自2012年起,歷史建築龍潭國小日式宿舍群及龍潭武德殿,歷經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啟動歷史調查研究、駐地工作站計畫及規劃設計案後,於2015年正式定名為「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並以國寶級客籍作家鍾肇政(以下尊稱鍾老)文學作為園區發展核心,文學地景為枝葉,透過當代生態博物館的思考,延伸、重塑龍潭與戰後台灣文學的緊密脈絡。 2019年4月20日,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在鍾老的見證下開園,伴隨著周邊商圈及景觀的小鎭慢旅,使得導覽需求日益增加,職是之故,2021年,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與財團法人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共同辦理「跟著文學的腳步遊龍潭—龍潭文學地景走讀暨導覽人才 培訓」,期許吸引有志之士投入文學地景走讀導覽,以多面向的方式述說文學地景的故事,並增進與土地的情感連結。園區以「整個龍潭都是我們的文學生活園區」為概念,希冀與在地緊密連結,不僅透過文學行銷龍潭及促進觀光價値,更重要的是讓民眾能 藉此重拾閱讀樂趣,從台灣文學的字裡行間尋覓土地的溫度。 台灣文學之母:龍潭的鍾肇政 1950年代文壇因政治氛圍充斥著反共文學,本土作家備受打壓,鍾肇政只能從荊棘中掙扎,以母土台灣為血肉書寫。憑藉愛妻所添購的檜木書桌,開鑿了他大河浩蕩的文學創作。他曾提及身為一名文學作家,自然有責任書寫台灣人遭受的歷史苦難,這也成為他一 生致力建構「台灣文學」的核心目標。 1957年,他為團結本土作家,寄信邀集有志一同的文學創作者群發起《文友通訊》刊物,且 不定期舉辦文友聚會凝聚向心力。1960年在《聯合報》副刊刊登《魯冰花》,至此十年磨劍的 鍾肇政正式躍登文壇峰頂,並鼓勵文友們齊心搶下這塊文學陣地。自此,鍾肇政如一條母親河般,孕育著一代代的文學後進,且以身作則地寫下《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及《怒濤》等長篇巨作,成為開啟台灣大河小說書寫、 原住民記憶保存及多語文創作的第一人。除此外,他也長年苦撐文學刊物《台灣文藝》及主 持《民眾日報》副刊,目的就在於希望提供文學後進們一塊乾淨、自由且能恣意發揮的實驗園地。 除文學成就外,鍾肇政更於花甲之年躍身客家運動及民主運動,對保存客家文化貢獻頗鉅。鍾老一生書寫近兩千萬字,是國內獲獎最多的作家,有「台灣文學之母」美譽,他完成多部重要作品的龍潭國小日式宿舍舊居甚至被稱為「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吸引大批文人絡繹不絕朝聖。 2020年5月16日,鍾肇政以96歲高齡於睡夢中安詳離世,引發海內外無數文友追思感念; 18日,蔡英文總統赴龍潭武德殿追思會場弔唁時更是讚譽:「鍾肇政不只是文壇的鍾老, 更是台灣的鍾老。」 從鍾肇政留下的浩瀚文字裡,我們不僅可理解戰後台灣文學的發展歷程,也能窺見他未竟 的「台灣學」想像,而這一切則都源於他對台灣母土深愛的書寫。巨人終已遠行,但文字與典型必能雋永流傳。﹙資料來源: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官網﹚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旅遊資訊

地址:桃園市325龍潭區東龍路196號

交通:1.中壢火車站→新竹客運→上伯公站 下車→步行東龍路約5分鐘抵達武德殿正門及文友廣場2.中壢火車站→桃園客運→第一市場站下車→步行中正路約5分於寶雅路口轉進→約5分鐘後橫越龍華路路口→抵達武德殿後側(龍星里活動中心後側)

停車資訊:路邊停車

門票:免費

備註:參觀日式宿舍注意事項:1.入內請脫鞋。2.請勿飲食、嚼食檳榔、口香糖或吸菸,請勿攜帶食物或飲料進入。3.請勿攜帶寵物(合格導盲犬除外)。4.請勿隨地吐痰、賭博、玩牌、嬉鬧、亂丟垃圾...

附近其他景點: 龍元宮商圈菱潭街興創基地龍潭觀光大池龍潭聖蹟亭福源茶廠棒球名人堂歐萊德綠建築總部晴耕雨讀小書院桃園客家文化館乳姑山

附近美食: 秘丞手作工坊龍潭市場-大陸涼麵大楊梅鵝莊 龍潭分店龍情花生軟糖(龍潭總店)知味花生軟糖麗揚工作室玉山畫廊 (子月創作坊之實體店鋪)龍情花生糖(龍潭交流道旗艦店)桂竹屋餐廳生生圓美食

附近活動: 2025龍潭歸鄉文化節2025龍潭歸鄉文化節2025桃園客家桐花祭2025桃園客家桐花祭2025大龍門鱻漫跑嘉年華2025大龍門鱻漫跑嘉年華2025大溪大禧2025大溪大禧2025桃園龍岡米干節2025龍岡米干節

訂房推薦

行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