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

台東景點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簡介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前身是民國74年成立於臺東縣成功鎮三仙國小的貝殼陳列館,民國83年省立博物館以此為基礎,設立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將原本的貝殼標本做有系統的整理、展示與研究,現有館藏557種的貝殼標本,同時增設礦物展示室,蒐集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寶及礦石,結合了自然資源和教學的功能,是了解東海岸蘊藏珍貴海洋及山脈資源最好的教室。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設立,證明美麗的東海岸擁有的不只是海天山色,來自海洋深處的生物演化證物更是大自然所賜予最神奇的禮物。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貝殼標本,以都被視為活化石的阿當嵩翁戎螺和龍宮翁戎螺最受注目。阿當嵩翁戎螺是在距今5億7千萬年前即出現的翁戎螺科,在19世紀末又發現現生種,因此被視為活化石。阿當嵩翁戎螺喜歡吃海綿,不僅擁有大型而美麗的外殼,並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是貝類研究者或集貝者不能錯過的珍貴標本。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阿當嵩翁戎螺,是民國86年購置,直徑10公分,產地在巴哈馬深海。龍宮翁戎螺也被視為活化石,民國58~59年在釣魚台列島海域發現大量龍宮翁戎螺,造成「龍宮貝震撼」,進而促使中華民國貝類學會的誕生。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龍宮翁戎螺,直徑8.5公分,屬小型龍宮翁戎螺,產地在臺灣東北海域深海。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三樓礦物展示室,陳列花蓮和臺東地區礦石岩石200多件,包括產自海岸山脈的軟玉、臺灣藍寶石和總總石等寶石,以原石和雕琢品對照方式,提供遊客認識和了解這些美石在工藝上的應用和價值。臺灣藍寶原石第一次出土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由原住民在都蘭山發現,為高70公分,寛30公分,長30公分的藍色半透明石頭,正式揭開東海岸山脈尋寶的熱潮。目前在東海岸山脈除偶爾可以撿到小原石外,原產礦脈已經停產。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臺灣藍寶原石高29.5公分,寛21公分,長21公分,是於民國87年購置。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旅遊資訊

地址:臺東縣961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16號

交通:自台東轉運站,搭乘興東客運開往成功、靜浦的班車,於三仙國小站下車。詳細可參閱興東客運時刻表自花蓮玉里火車站出發者,則可搭乘興東客運前往成功鎮,於三仙國小站下車。詳細可參閱興東客運時刻表從花蓮出發者,則可搭乘花蓮客運前往成功鎮,於三仙國小站下車。詳細可參閱花蓮客運時刻表

門票:免費參觀(學校及團體機關申請預約導覽服務,請於一周前上網、電話或行文申請)

備註:提供茶水、Wi-Fi、導覽解說

附近其他景點: 基翬漁港比西里岸三仙台遊客中心三仙台風景區成功海濱公園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成功新港漁港成功故事館成功海洋環境教室美山驛站

附近美食: 新澎湖海鮮餐廳好時好日煎焙咖啡碧順越南家鄉味鯊魚黑幫臺東鯊魚博物館原鄉複合式美食館東粄香傳統米食坊宏津海鮮餐廳成功豆花台11線白蝦大慶柴魚食品

附近活動: 2025夜探三仙台2025夜探三仙台2025夜探三仙台114年遨遊成功。誰與箏風114年遨遊成功。誰與箏風2025臺東慢食節《採集餐桌:潮間流域篇》2025浩瀚星河音樂會2025三仙台馬拉松2025三仙台馬拉松成功鎮聯合豐年祭

訂房推薦

行程推薦